
如前所述,大家已经了解无线电波在对流层,电离层中传播的一般规律,也知道为什么在夜晚能够听到遥远的短波电台信号。但如果您是个FMDXers,经常从事DXing活动,就会发现在早晨(或者是黄昏)会意外地DX到更远的调频电台。
那么这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?这里借用一个地球阴影的图来理解一下:

注意那个由太阳射向地球后形成的长长的,黑色的,斜斜的“尾巴”。
对于地面上某一个地区的晨昏期间,在它垂直上空的对流层,电离层都有着与其它时段不同的结构,。由于太阳光是从地平线下斜射上来的,在当地并没有看见直射阳光,只能看到天空的泛白。阳光这时尽管没有把当地低层的空气加热,但是高空的对流层空气已经热了。这就形成“上热下冷”的逆温层(Temperature inversions),产生对流层的电磁波折射现象,这与一般冷锋(cold front)及辐射逆温(Radiation inversions)形成的平行于地面的逆温层不同——它是倾斜的,比如早晨向东倾斜(越向东越低),“反射”面向西。使西面传播来的信号具有更大的折射角,原本掠过当地上空的远方调频信号被“反射”下来。当然这时接收天线也需要抬起头来,加大仰角(40~60°)才对。
这样的现象不但在对流层中存在;在电离层中同样存在,类似夜间电离层升高后的远距离传播原理的入射角增大。

这里要提醒各位FMDXers“信号晨昏倾斜反射”现象只有在当地没有强对流天气(如大风,大雨)才可以形成。,而且临界频率,反射角度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变化,前后大约数小时到几十分钟时间。在这段时间进行FMDX活动是一件极其紧张而有趣的事情。这个规律同样适合依赖NSSW(near surface space wave/近地表空间波)传播的长波与部分中波信号。在秋冬季晴朗的黎明(dawn)或者黄昏(dusk)有很多机会来DXing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