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播发烧网欢迎您!
广播发烧网
广播发烧友网站
玩机交流
收音机

猫王收音机成功的背后秘密,与创始人曾德钧聊聊收音机设计与收藏

日期:2022-12-15 人气:2096 来源:玩家私囊 添加:5BCL.com 

  买了一台比我还老的收音机来体味“蓬蓬声”

  我知道你会做出什么表情,但我毫不关心。

  但费了两个小时拆包装,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
  一台12kg的收音机,包装打了10kg。它设计的如此隆重,作为一个入门型号来说,这更意义非凡:在那个时代的德国家庭,是不是跟同时期的中国一样有“结婚三大件”(收音机、手表、自行车)的存在呢?

  

  1933年,收听广播的德国家庭。

  我买这个古董真不是为了滥觞的“儿时记忆”:托着腮帮,听午夜的收音机。我严重质疑这种加了想象味精渲染的回忆有几成是真实的。且不说那时候,上学、上班都要早起,能听午夜的收音机还不挨揍的概率几乎为零。就说那时候的收音机,“结婚三大件”之一,多贵重的存在啊,能让小屁孩瞎摆弄?

  

  入手的理由很简单,就是想体味一下“蓬蓬声”。蓬蓬声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,可能不可考了,但是以猫王为代表的国产复古收音机一直都还在发酵“蓬蓬声”的概念。

  

  猫王,除了小王子系列外,还有大、更大、最大等几款限量版机型,其中猫王1也是电子管收音机、兼具蓝牙音箱,遗憾的是,虽然是实木外壳,并且有两个五寸纸盆喇叭,发出的声音跟我想像中的那种“蓬蓬声”还是颇有一番差距。

  

  Grundig Satellite 700,被奉为数调机的最高峰之一,有人能听出蓬蓬的感觉,很不可思议,是真听出来了,还是靠脑放补的?

  

  Panasonic National双标RF877,俗称Cougar NO.7(小7)。它的确是一台很有特点的收音机,极小的音量下能发出很高亢的声压,带有那个时代(1973年)特色的颗粒感。听语言类如糖蒜广播里Demon的声音或者“千里共良宵”里姚科的声音,有一种让人上瘾的沧桑感。但也有人把RF877跟“蓬蓬声”联系在一起,它最多只能算tuangtuang或者佟佟好么?看来“蓬蓬声”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了。

  

  蓬蓬声,个人理解,着重在“蓬松上”,如果低音蓬松,那算是有Q弹(相对结实)、肥大(相对“速度”)还是发散(相对“凝聚”)呢?如果是中音蓬松,那会不会感觉浑浊呢?至于蓬松的高音,抱歉,超出想象空间了。

  

  

  收音机的“德味”

  就像玩电子管的人喜欢“西电”,收音机也有“德味”。衡量50、60年代的德国收音机的档次,外观和功能有几个要点,自动搜台、自动存台、喇叭的尺寸和数量、电子管的尺寸和数量、实用功率、功能多样性以及外壳的做工、漆工等,并不能一概而论。

  

  

  1953年的根德的“机皇”款Spitzen-Klaviertasten-Super 5010与1960年代的SABA的顶级系列Freiburg Vollautomatic 12。

  

  关于收音机的档次,还有一个排行榜的存在,来自颇为有名的德国收藏家Niels Vormoor(www.vormoor.de)入榜的156台收音机和28台落地音响,基本可以认定是中高档级别了,同为Nordmende 58系列,Carmen 58就没有入选,所以也可据此推断其为入门款。

  这是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馆概况,不仅有收音机、电子管电视机,还有开盘、黑胶唱机等。德国的气候比较温和,极少出现如北京那么干燥或如广州回南天那么潮湿的天气,适合电器保养。作为古董电器收藏家,除了眼光犀利,还必须有跟热情相匹敌的专业技能,当然,还要有钱。

  本来我是盯着SABA的一款6-3D,4只喇叭,声音十分之好,可惜在它第一次出现时,有眼不识金镶玉,错过了。

  

  SABA Freiburg Automatic 6-3D,“胸前两个大波”(网面两处颜色较暗的圆形)双八寸单元十分诱人,SABA的绿纸盆喇叭零售价格如今都炒卖过千,凡是Freiburg弗莱堡皆属顶级系列。

  

  之后,一直寻觅相似的声音,直到Carmen 58出现。虽然只有3只喇叭,但丰富的音效选择键和宽大的玻璃度盘十分养眼。《卡门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张专辑,我很期待,Carmen 58在播放《卡门》时的表现如何。

  

  6个音效键,Bass(低音)、Sprache(语言类)、Hörspiel(广播剧)、Orchester(交响乐)、Solo(独奏)、Jazz(爵士)。从听感上说,Jazz是加强中高频,Hörspiel是直通的效果,Solo是加强中低频。Bass键能独立开关,并与后面五种音效键组合,一天听一种音效,一个礼拜不重样真不是吹的。

  琴键设计,延续了很久,一直到80年代日本收录机风靡全球的时候,我怀疑,按压的控制键灵感都来自于德国收音机。

  

  就像一架钢琴,虽不至于光可鉴人,也足以反射出倒影,配上白色的琴键,历经时光洗礼,依然高贵典雅。琴键设计,是识别高档收音机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
  

  Carmen 58开箱记

  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,不能保证收音机里的所有零部件依然是保持出厂原封不动,更不可能希望状态如出厂时一样(例如电容就是有寿命的)。但我认为,当初创造“蓬蓬声”这个形容词的前辈也未必是听到出厂状态的原装配件发出的声音。至少,它确实是从德国寄回来的,就算是有改动,以德国人的古板,也一定会遵循“古法炮制”吧。

  

  

  没有导波管、没有迷宫、没有低音反射孔,有的只是一个巨大无朋的喇叭,如果设计成对称的两只大波,摸在手上——想到这,不禁悲从心头起。

  

  用iPhone 5s比较一下大小

  里面的元器件,以物理小白的眼光看,就仿佛进入到“失落的世界”一样,深感无线电知识的匮乏,认知的浅薄。

  

  可旋转中波天线,在前面板旋钮控制,这个设计真的超有智慧的。

  极有远见的宽电压设计,兼容240v ~ 110v世界电压。

  

  那时候可没有开关电源,都是砖头一样的变压器。

  

  内置M型FM天线,天线沿着箱体边框走线,形成一个立体的框架,提供稳定的接收效果。

  

  

  内置天线特别灵敏,在室内就能接收到短波节目,如良友电台,而且音质很棒。

  具有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,使用音频输入功能时,猫眼(能显示信号强度)不亮。

  

  这个铝箔托盘,不知道是不是原始设计,以我有限的无线电知识推测是接地装置。

  

  固定背板的铜制螺钉。

  

  说起细节呢,日本和德国有些相似又不太相同,相似在于它们的严谨精神,不同在于日本喜欢用流水线的精密和整齐划一来表现,德国或者放眼欧洲则表现得像个作坊。

  

  原理就不赘述了,以免贻笑大方。简单说,Carmen 58终于让我见识到“蓬蓬声”的魅力,有着大气、雄浑、悠远、温暖、放松的一种音染。低频不多,点到为止,不干巴,也不肥大;中频有厚度但不浑浊,没有鼻塞的那种闷声闷气的感觉,也不是甜到发腻或者齿音摩擦到耳膜疼。其实把低频和中频分开说并不合适,因为“蓬蓬声”是浑然一体的、难分彼此。

  实际听感是很糯的音效,视频有压缩,加重了低音,仅做参考。

  现代收音机为什么不能复刻“蓬蓬声”呢?主要原因当然是收音机的边缘化,“三大件”的地位是再也不可能了。哪怕是发烧友,也面临着多种聆听方式选择:收音头、网络接收、无线电接收。还有一种说法,跟喇叭材质、阻抗、灵敏度及电路设计都有关系,也不是不能实现,但比海淘一台收音机可麻烦得多,成本也不低。即使是买古董机,也可能面临因没有备件无法修复的问题,这种风险试问有几人能承受?所以说蓬蓬声是模拟时代遥远的回响,象征着一段不可复制的光辉岁月。难以再塑,但可以缅怀。

  

  小机左至右依次是猫王RADIOOO野性版、喵王蓝牙音箱、猫王小王子OTR

  

  与猫王收音机创始人曾德钧聊聊蓬蓬声

  

  曾德钧与他的极典收音机(猫王收音机的前身)

  01,先谈谈您的收藏吧,已经有多少台收音机了,南方天气这么潮湿,怎么保存比较好?

  曾:在1960年代开始主要是自己DIY收音机,1970年后有少量收藏国产收音机或进口收录机。真正开始有目的的收藏收音机是2003年以后,收藏欧美和日本的收音机,主要以德国为主。收藏的目的一方面是先见识、体验收音机历史上的“黄金年代”(1950-1970)这个时间段里国外收音机的最高水准大概是怎样的;第二个方面是喜欢这些收音机的音质、设计、工艺等,对那个年代的收音机是特别有感情;第三个方面是学习,通过收藏可以仔细看看如何学习到这些优秀收音机的一些设计精髓。这些年陆陆续续收集了几百台(大约500-600台),在收藏的过程中也是边收边卖,一些比较精华有价值的就留下来了,有些虽然也很精华,但参考价值不大的就卖掉了。最后手上剩下的也就不太多了,大约100多台吧。

  

  可以看到曾德钧对根德相当“情有独钟”,不仅根德机皇5010和机后4010W电子管收音机都集齐,还收集不止一套的根德6000、6001、2000等晶体管大机,日本夏普777和东芝983收录机也是压箱底的存货。

  保存收音机,原则上不用特别处理,只是不要过于潮湿和干燥即可,闲置的时候尽量密封(保鲜膜包裹机身,机身内部放置干燥剂,是一种方法),如果一直保持有收听使用,基本可以不理,喇叭的纸盆不会无缘无故开裂的。

  02,您怎么评价收藏过的老机们的蓬蓬声?

  曾:我对声音特别敏感,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。这些收音机的声音很有特点,这种声音在国产收音机中比较少见,味道更足。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蓬蓬声”。比如日本的收音机就不多见,美国的收音机有的也不多,或不明显。当然,即便是德国的收音机,蓬蓬声的味道每一个品牌也不尽相同。比如根德Grundig、德律风根Telefunken、罗兰士Schaub Lorenz等品牌的蓬蓬声就比较厚实浓郁,SABA的蓬蓬声就比较清瘦(另一种风格,有些人也非常喜欢)。

  

  

  ITT罗兰士Touring International 103,非常漂亮的设计,白色的调谐盘,背景灯是橙黄色的,木质网面,镀铬琴键设计,内置一大一小覆盖中高频和中低频音域的全纸盆喇叭,声音如同灯光一样温暖,但蓬蓬声效果不如更早期的T70、T80,难得的是调频接收覆盖国频FM87-108MHz,仍不失为二手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老晶体管机。

  03,您设计了那么多收音机,怎么看待“蓬蓬声”在现代收音机里的表现?

  曾:蓬蓬声与收音机的箱体结构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。比如箱体结构务必是半开箱结构(猫王1),电路设计也需要特别均衡的、喇叭单元需要高Q高灵敏度的设计、其口径也要尽量大等等。这一些设计要点在小体积收音机上很难实现,因此这对猫王收音机来说,只能在猫王大体积的产品上才能实现,例如猫王Biggest、Bigger、猫王1等。猫王这些产品的蓬蓬声风格有些接近德国根德、德律风根这些产品吧,对了诺曼底Nordmende也是个好牌子。

  04,猫王未来还会出新的蓬蓬声的机器吗?

  曾:一定会的。在蓬蓬声这条路上,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,我们对此的理解、认知都是走在行业的前列的(有些甚至可能是独家的),因此我们不会浪费这个资源。未来,我们一定有机会推出听感更好的蓬蓬声的猫王产品。

  05,您给推荐几个有代表性的古董收音机型号吧?

  曾:具有蓬蓬声特质的收音机还是很多的。原则上只要是1950-1970这个时代生产的德国品牌如根德、德律风根、罗兰士、ITT、诺曼底,无论电子管或晶体管,无论尺寸大或尺寸小,原则上都具有蓬蓬声,不用具体到型号。当然,体积越大(同时,应该喇叭也越大的)蓬蓬声越强烈。如果对蓬蓬声有较强要求的,建议选择的喇叭尺寸不要小于7x5英寸(那时候基本都是椭圆形喇叭,只有SABA、Philips等少量机型坚持圆形单元)。

  

  SABA的绿纸盆喇叭,在蓬蓬声的德机中可谓鹤立鸡群,价格也不低。

  06、那个时期的博朗Braun收音机,如今也是炙手可热,荒岛唱机就是复刻其中一款设计,您觉得它声音怎么样,还有Philips的声音,评价得也比较少?

  曾:在声音上,博朗是排不上名次的。Philips在电子管收音机上,在50年代还算不错,后来就不行了。Philips的东西越来越杂,而根德在于专业,根德晶体管机中6000、6001,诺曼底银河9000都是很不错的。

  

  根德Satellite 210(Transistor 6001)包豪斯设计风格,工艺、材质、复杂的机械与电路设计都堪称顶峰,即使四十年后的眼光来看,仍然无可匹敌。

  

  诺曼底银河系列顶级晶体管收音机。

  

  来自1958年的掌声

  根据Nordmende收音机命名规律并多方查证,Carmen 58上市的时间极有可能就是1958年距今刚好一个甲子。一个甲子的机器,在经历了德国买家、收藏家、二手卖家兜兜转转之后,又经历现代几千公里物流的折腾,竟然还能完好无损的呈现在我面前,并且依旧这么迷人,不禁令人感慨“物是人非”。

  60岁的我还会像它一样,这么招人待见么?

  

  

  1958年大事记:

  真正的猫王,埃尔维斯·普莱斯利,1957-1958年在德国弗雷德堡服兵役。

  

  这台据说给了iPod设计灵感的Pocket Radio T3(8.3 x 15.2 x 4.1cm),作为设计师Dieter Rams为Braun设计的1958年的代表作品之一,被MoMA收藏。

  

  世界第一台真正RADIO无线遥控铁皮人玩具,1958年款的曾拍卖出四万多美元的高价。

  

  1958年日本SONY发布TR610,当时世界最小的六晶体管收音机,“这台机为SONY迎来了世界的掌声”(摘自SONY官网)。

  

  根据当时的专业杂志报导,如果你未拥有日本收音机,就表示你未曾拥有Hi-Fi”(摘自Luxuryradios网页),日本收音机的大举入侵,最终导致以SABA和Grundig为代表的德国收音机相继衰微。

  

  这是60年前对未来收音机的家庭地位所做的概念设计,电视、黑胶唱机、收音机、音响四位一体,跟80年代末期的家庭卡拉OK娱乐系统何其相似,俱往矣!

0
0
标签: 猫王 收音机
相关内容
付款方式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