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播发烧网欢迎您!
广播发烧网
广播发烧友网站
玩机交流
评测

DX王—感受SONY ICF-2001D

作者:行路难 日期:2009-04-09 人气:1728 来源:广播论坛 添加:5BCL.com 
记得第一次见到2001D是在2003年中,近70个按键布满了机器整个面板,线条棱角分明,无一不透露着专业,专业就是2001D给我的第一印象。那个时候对2001D的了解并不多,仅仅知道这是一台发布于1985年的产品,在日本本土的JE版型号为2001D,在日本本土之外的区域型号为2010,两者在表象上是毫无差异的,但内在是否有差异就只有SONY公司才知道了。2001D是后来风靡全球的SW77的前世,SW77在它电路基础之上大大最强了人性化的功能设计,但对SW77内嵌了比2001D少的多的按键而沮丧,虽然知道一键多能和组合键的设置体现这更强的优化设计能力。当时并未了解到收音机的老化速度要比手机、电视等其他电子产品慢的多,感觉一台设计于20年前的机器电路、元器件和功能设置的现代化程度肯定是不值得去关注的,加之当时SW77仍然在售,所以一直未认真地去深入了解它。

    在这之后,慢慢地从论坛里有关2001D的少数几篇精华帖及大佬们平时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,它是第一台内置SYNC(同步检波)的民用收音机,是第一台全数字调谐的高阶收音机,是一台性能达到顶级水准的收音机,尤其其AM的灵敏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,这也是一台得到众多大佬推崇的高档收音机。慢慢的,我也开始关注它,而这个时候2001D也早已以2000年停产,在市面是已经无法购买到全新的机器。因为经济能力的局限,和自己对二手产品源自内心的不喜好,同时在论坛上也难于遇到序列号极靠后、成色接近全新、状态完美的全套机器,所以一直没有能和2001D有缘相见,更别说长久相伴了。但内心总有种对它的希翼在跳动,记得有一段时间还曾将2001D设为my PC桌面。

    最近偶有机会得到了一台“99成新,状态完美,30万号”(上家言)的2001D,终于有幸能体验这台“SONY序列中最受欢迎、影响最大、是最有可能继S700之后再一台爱好者们争相收藏的收藏价超过销售价的机器”。

68个按键铺满了整个面板,线条棱角分明,漆黑的铝金属面板和深灰的外壳,无一不透露着专业


    2001D线条棱角分明,气质硬朗,外观设计风格与同时代的EX5相似,但厚度要薄10mm。机器未设提手,使用背带携带,平时握持时极易按动后支撑板,而使得后支撑板以外弹出。外壳采用ABS工程塑料,前面板烤漆工艺较差,极易在使用中使得边角的漆面磨损。按键部位使用了黑色烤漆的金属面板材料,辅以67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按键,冷酷硬朗,专业气质呼之欲出。机器上部内嵌了两块长方形的液晶屏幕,左侧较短的为时间显示块,右侧为接收显示块,液晶屏使用绿色背光照明,亮度较为暗淡。内嵌10只LED显示信号强度和剩余电量【BATTERY CHECK】,这种强度显示方式比液晶屏集成显示无疑更显眼更方便查看,尤其在漆黑的夜晚,犹如红色精灵的跳动。背面的材料和工艺显然更不如前面板,手感较差,而且不知是原本磨具精密还是后期变形,平面显得略略不平整。背面设置一了一块可抽拉的塑料块,可将存台或者其他信息书写在贴纸上黏贴在塑料板上。

不用心的背面设计


    2001D使用两节5号电池为机器时钟和记忆供电,这就使得机器在长时间脱离主电源供电时(电池或者交直流电)也能保存相关设置,这个设计要大加赞扬!同时采用三节1号电池为主机接收供电,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设计!使用干电池或者电源适配器时当然每问题,甚至低电压设计能节省电力,但使用1号充电电池时就遇到了麻烦,首先充电器只能同时为2或者4节电池充电,而且充电时间较长,这时候就需要采购2只充电器6枚充电电池了,无疑加大了后期投入。不过,使用5号转1号电池桶,将4枚5号充电电池放置在3枚电池桶内,既解决了电池单数的问题,又能提供4.8V的供电电压(机器额定输入电压是4.5V),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值得一提的是,2001D相当省电,3节在E1XM上已经显示低电压警告的碱性干电池,2001D使用了13小时后,【BATTERY CHECK】显示剩余60%电量,与刚植入机器时完全一样。面板左侧上方的【POWER】拨动开关,控制机器时钟和接收电路的供电。但在机器左侧下方有一个【MAIN POWER】拨动开关,二次控制接收电路的供电,即要开机收听需要拨开【POWER】和【MAIN POWER】开关,这样独特而麻烦的设计在我收到机器时造成了一下的阻碍,仔细检查之后才开机,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否能节省电源损耗?也许是因为机器时钟、记忆与接收分离供电的设计相关吧!
机器不提供FM信号衰减调节,只能靠拉杆天线或者是外接天线的调节来调节接收信号。FM的自动扫描【SCAN】灵敏度设置的过高,全部抽出拉杆天线,搜索本地强台时,如交通音乐台100.3MHz,2001D不能直接扫描至100.3,而是在两侧一定范围内不断的停顿,表示搜索到信号,播放的内容却完全一样;收回拉杆天线后,情况有所改善。拉杆天线6节长118cm,顶端天线较为粗大,直径相当于其他机器的第三节天线,抽动顺滑,与同时代的EX5的拉杆天线相似。

    频率调节旋钮设计风格与根德SATELLIT便携机序列相似,内嵌于右侧上方,与侧面齐平。旋钮直径4cm,外侧为黑色工程塑料,内侧为直径稍小的银色金属材料,颜色和形状的搭配使得机器旋钮部位显得极为专业极有冲击力,彰显着设计者极高的品味。旋钮手感顺滑,阻尼极小,定位准确,旋则动、停则止,并内置【FAST/SLOW/CLOSE】拨动开关。在未关闭旋钮时,从侧面握持机器极易触碰到旋钮而改变收听频率。

极有视觉冲击力的频率调节旋钮


    内置68个按键和5个拨动开关(POWER、MAIN POWER、TUNE、TONE、AM ATT),几乎针对每一项功能和操作都设置了专门的按键。内置4个自动关机时间设定按键、4个自动开机设定按键、32个存储记忆(波段/米波段)按键、AIR、FM、AM、WIDE、NARROW、SYNC、USB、LSB/CW独立选定按键。同时设置有第二功能键【SHIFT】,可组合调出部分按键的第二功能。按键键程较长,与SW77类似,但按键凸起段更高,操作手感更好。

缺少操作手册,摸索了部分操作方法,希望对一些朋友有帮助。


    2001D内置4寸喇叭,音质依然是典型的SONY清冽的特质,但表现的有些闷,完全比不上直径稍小的SW77表现清澈纯脆,相对而言,除了音量大些外没什么值得留念的。设置了(NEWS/LOW/HIGH)三档音质调节,NEWS/LOW档低音紧绷高音紧闭,过于沉闷,影响可懂度;HIGH档则显得要清冽悦耳,但音量大时,破音较大。和SW77一样都采用了推动式音量调节方式,相比传统音量调节旋钮,在微小音量步阶的精细调节时是极困难的。

内置4寸喇叭,音质依然是典型的SONY清冽的特质


    2001D是第一台内置同步检波(SYNC)的民用收音机,同时在面板上内嵌了两枚LED来显示SYNC的UPPER/LOWER档选择,与EX5相似,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2001D与EX5是第一代内置同步检波(SYNC)的民用收音机。这也是一台第一世界的机器,实现了真正的USB/LSB,但机器没有设计独立的SSB选择按键,而是提供了USB/LSB按键。手头没有一台FM性能突出的机器,也无法评定2001D的表现,唯一确定的是它在灵敏度、选择性和镜像抑制都要比GR强出不少。SONY的FM灵敏度和选择性一向多为人指责,遗憾的是却没有使用过一台FM强悍的机器。在和HAM2000和GR的对比中,使用本机拉杆天线和满电的干电池,2001D的AM DX能力完全表露无疑,它能接收到的半数远程微弱信号,在HAM2000上基本毫无信号迹象,当然,这些微弱信号中大多只是信号迹象,并不能分辨语言和内容。但是,也存在少数几个频率在2001D上能听勉强听清楚内容,虽然语言听不懂。在微弱信号的接收上,2001D的底噪抑制表现的要好些,当然不能排除HAM2000音量基准更高的因素的影响。但是,在中强台的接收上,HAM2000则表现的信号更为稳定,底噪也稍低。在对比中,GR的表现要更弱一些。三机表现仅仅适用于本机拉杆天线,这次并没有去对比外接天线后的表现,但据多人测评,HAM2000的表现无疑更好,这也与设计初衷完全符合,毕竟HAM2000有接收机的底子。上述结果也不能排除镜像的干扰,但,简便如此,2001D依然无愧与AM DX王的王冕!

外表光鲜,内心沧凉的2001D


    在2001D/2010系列16年的生产期间,总共生产了大约41万台(一说35万台),但印象里我好像见过41万号的序列号。这台30万号的机器算是中后期的序列号,但按照【我是港人】提供的信息,这却是一台生产与90-91年间的产品,据今已经18年,而且目前出现的二手市场的机器多是10-30万号区间,后期产品极难遇到。虽然,2001D/2010使用的电容等元器件都是质量稳定寿命较长的产品,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机器的状态,但毕竟大多数的2001D/2010都是拥有20年历史的老机,老化和质量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。在高端市场,年轻的一代老早已是青黄不接,只能是靠着这些早已停产的上代机器在二手市场、在PK战场顶盔挂甲冲锋陷阵,这不仅是我辈(尤其是年轻一代)爱好者的悲哀,假如这些JJ有生命,他们望着落寂的来路也会感到悲凉,就如同这台2001D,外表虽然光鲜,内心实则苍凉。

港叔提供的2001D/2010序列号与生产年代对照表,不过89-91年年间的曲线是否陡峭了些?
0
0
付款方式
×